內容來自sina新聞

上市房企今年拿地逐月遞減 4月拿地金額同比"腰斬"





銀行個人信貸條件信貸年息小額信貸條件信貸年息



  4月銷售業績陸續出爐。在房企銷售放緩、利潤下滑的趨勢下,房企的拿地也逐步減少。南都記者梳理發現,20強房企有不少拿地幾乎為零。

  "銷售20強的標桿房企,最近幾月拿地數量逐月遞減,"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告訴南都記者。

  拿地風險明顯大得多

  根據中原地產總結,截至5月10日,20強標桿房企年內拿地額度才達到1318.7億,而在2013年全年則達到瞭5600億,今年時間近半,拿地額僅完成去年總值的23.6%。

  從2014年前4月土地市場情況看,20大標桿房企明顯愈加謹慎,連續四月減少拿地額度。其中一月達到瞭單月高點,600.99億,隨後連續多月下調,2月拿地額為325.62億,3月萎縮到254.54億,4月更是下調到目前的133億,對比去年出現"腰斬"。

  遠洋地產、世茂房地產、富力地產、龍湖地產、雅居樂,這是過去連續2個月沒有購入土地的20強房企名單。事實上,標桿房企普遍出現瞭近幾個月的拿地數量逐月遞減的現象。

  "不是不想拿地,而是當前拿地風險明顯大得多,"上述房企其中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,一旦出現一個失誤,很可能冒的風險大得多,因為多個地區的樓盤已經不好賣瞭。

  拿地的區域分佈上,不少房地產公司明顯開始向一二線靠攏,這也導致拿地成本上升,擴張速度放慢。以恒大地產為例,最近半年,恒大花費326.99億元拿地,排行第三,但拿地面積僅為517.19萬平方米,跌出前五。

  萬科公司表示,一季度有公開數據可持續觀察的16個主要城市的土地供應和成交面積同比分別下降1.5%和5.9%,"而進入3月份以後,主要城市土地市場成交明顯進一步趨緩,溢價成交的比例相比去年三季度的高點已有所下降。"

  更為嚴重的是,"退地"現象也正在悄然發生,為此不惜放棄動輒過億的保證金。例如中築置業就在計劃退回今年4月10日以21億元配建8.5萬平方米限價房代價獲得的北京豐臺區地塊。據業內人士介紹,原因是資金壓力過大。此前南京、杭州等地也陸續傳出房企退地。

  觀察拿地消極的房企不難發現,其中不少都有利潤下滑的問題。綜合今年前4個月的房企整體銷售業績來看,不難發現銷售額與凈利潤雙雙下滑的大趨勢。房企不願拿地,實在"事出有因"。

  滬深兩市117傢披露瞭一季報及業績預報的上市房企中,受毛利率下滑等因素影響,有61傢公司業績利潤出現同比下滑或虧損。隨著樓市預期改變,今年房企業績 釋放動能已明顯減弱。117傢房企的合計凈利潤為96.49億,相比2013年同期的127.36億,出現瞭明顯下調,下調幅度達到瞭27%。

  標桿房企土儲提前做好

  另一方面,在去年以及前年房地產行情尚可時,標桿房企充分重視擴充自身的土地儲備,導致今日"不愁無米下鍋",也是拿地減少的一個原因。

  上述20標桿房企中,大部分在2013年的土地儲備就已經較為可觀。中原地產統計,這20傢房企在2013年購入接近5586億元土地。

  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,截至4月30日,土地儲備面積居前的有恒大1.58億平方米,萬科1.35億平方米,保利9142.8萬平方米,中海6291萬平方米,均為行業標桿企業。而在近半年拿地金額和拿地面積排行上,綠地集團和中海地產分別奪得冠亞軍。

  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總監蔣雲峰就向南都記者表示,大型房企實力具備的情況下,充分重視土地儲備還是有道理的,這也是房企長期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體現。

  有關統計顯示,標桿房企的土地儲備擴充中,一線比例明顯加大。今年前3月,10傢標桿房企在一線、二線、三四線城市的購地金額占比分別為62%、5%和33%。

  多傢未曾涉足廣州的大型房企如龍湖地產、泰禾集團、首開股份等有關負責人均向南都記者表示廣州房地產市場相對穩健,有意觀望並擇機進入。

  大房企坐擁大量土地儲備,不可忽視的一大支撐數據就是,2013年,全國一線城市土地成交額創歷史新高,達到瞭5127億。這個數字創造瞭歷史新高,同時土地價格也創紀錄。

  "這種情況下企業負債明顯提高,雖然因為地價提高房價有上漲的需要,但也使得房企利潤率下滑,"張大偉表示。

  南都記者陳琳琳實習生鐘航海





新聞來源http://f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05-14/08274137697.shtml

建地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vidch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